關閉
首頁 » 活動報導 » 最新消息 » 活動回顧|文化公所出版《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集》首發

活動回顧|文化公所出版《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集》首發

由文化公所出版,張澤珣、王忠教授主編的《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集》本月十五日在2022春季書香文化節首發。

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理事長王國強、上架木藝工會理事長黃慶鏘、澳門鮮魚行總會副會長關偉銘、澳門文獻信息學會理事長楊開荊、文化公所總經理趙香玲,以及該書主編張澤珣、王忠主禮。

張澤珣表示,自十六世紀以來,澳門開始與外部世界接觸和廣泛交流,這些保留下來的歷史遺產具有特殊意義,也提供了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期望透過出版論集,吸引更多對澳門非遺文化的深入研究,探索其源流、發展規律和變遷;尤其是對於社區參與,以及凝聚人文情懷,具有特殊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王忠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傳統社會的文化遺存,其意義和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幾年,王忠一直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對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實踐也保持高度的關注。

會上,楊開荊介紹了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清單。她表示對非遺傳承持積極樂觀心態,通過社群的參與以及獲得群體的認同,非遺可被賦予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關偉銘提到,自從獲得“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後,更感悟到身上背負的保育責任。他認為非遺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希望傳承和發展,凝聚社會各界、發放正能量。

黃慶鏘介紹了魯班先師木工藝陳列館的創立對保存木工藝的重要性,該館展示了澳門傳統木工藝的資料及工具,可增進市民對傳統木工藝及行業會館的認識。黃慶鏘更將卯榫結合製作的構件帶到現場展示,大受讀者歡迎。

01.圖書簡介

《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集》

主編:張澤珣  王忠

出版:文化公所

ISBN 978-99981-46-80-8

澳門是四百年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哨,是各種地域文化的大熔爐,一方面文化紛呈,各具特色,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演變,各種文化相互滲透,不斷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風采。

本論集通過對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調查與研究,嘗試探索其在傳入澳門前所處地域的根源文化傳統,並同時探索其在傳入澳門後,因應本地社區傳統與文化習俗而産生的文化演變,使讀者瞭解澳門獨有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面貌,加深對澳門社區傳統特色的認知,同時對促進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和保護實踐中起一定的積極作用。

02.媒體報導

澳門日報 2022年5月16日A4版 澳聞

原文連結: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5/16/content_1597155.htm